新闻中心
拥抱前沿技术 大数据赋能医疗行业
添加时间:2019-11-22 浏览次数:

大数据支撑下的智能医疗正在成为现实,预约、就诊、缴费、筛查……患者在网上获得服务的可及性越来越高。“互联网+医疗”逐渐改变人们的就医行为,同时,医疗新技术为行业持续赋能,改变了繁琐的看病、筛查等流程,这是近年来百姓看病的切身体会,新形势下,庞大的医疗机构积极顺应大环境,和更多第三方科技、互联网等平台展开合作,为医生和患者打造更多好帮手,用新技术让医疗变得不再复杂。

“互联网+”有助于提升服务效率

看病过程中,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流程问题,少折腾是重要的目的。近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等共同发布“2019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研究结果:大数据支撑下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医疗健康”有助于缓解就医难。

该研究显示,“互联网+医疗健康”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众能分享到优质医疗资源。同时,“互联网+医疗健康”也为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插上了翅膀,大大拓展其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升其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钱伟在介绍研究背景时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百姓对医疗健康的需求益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一直相对短缺,且主要集中于大城市。这一供需矛盾急需新技术、新式加以应对。于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创新逐渐兴起。

在政策的加持下,“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各种实践扑面而来,正在迅速改变我国医疗的面目。为了更好地把握现状并为未来参考,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医院互联影响课题组”,进行专项研究。该中心副主任、课题组组长陈秋霖说,公立医疗与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的结合,以及患者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真实行为轨迹,为评估公立医疗机构对互联网的融入程度提供了一个视角。该中心以这个视角,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推进成效,做了一次评估研究。据了解,该研究选取主流互联网医疗第三方平台——好大夫在线为样本,数据覆盖全国 9852 家公立医院,509.4亿次患者浏览轨迹,5700万名患者的在线问诊记录,3.1亿次医患交流,429.8万条患者在医院就诊后的线上评价。

数据显示,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量不断增加,患者在网上获得服务的可及性越来越高。研究还发现,互联网不仅是患者的好朋友,也是医疗机构的好帮手。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

人工智能开始服务更多医疗机构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不再稀奇,更多时候,它成为医生的好帮手,提高了接诊效率,也帮助一些年轻医生更快地成长起来,业内聚焦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资本与平台并不少。

更多创新服务平台与项目逐步落地,各地医疗机构纷纷参与进来,由青岛市科技局批建、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建的“青岛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已经正式揭牌成立,目前中心运行顺利,同时,依托百洋医药集团多年打造的健康产业资源融合平台建立的“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也举行揭牌,力促科研成果的转化及落地,推动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根据计划,到2022年,“科创中心”将开发并转化智能辅助诊疗、AI医学影像、诊后智能管理等人工智能核心产品或系统10项以上,服务医疗机构200家以上。据了解,“科创中心”与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中科院信息产业研究院精准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等11家机构及单位合作签约。

据悉,“科创中心”将打造成为综合性、开放型的医疗AI创新平台,助力激活和整合人工智能行业优势创新资源,完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人工智能产品的建设,开发具有真实应用场景的智能辅助诊疗、AI医学影像、诊后智能管理等人工智能核心产品或系统,并实现相关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落地,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医疗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